美中关税战:吵吵闹闹,谁也离不开谁?
- Adeline Z.L.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天前
2024年,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总额高达5,850亿美元,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了4,400亿美元的商品,而出口给中国的只有1,450亿美元。这导致了近3,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——约占美国经济规模的1%, 却大到能养活一个小国家。但别被特朗普那句“1万亿美元贸易逆差”吓到,这个数字他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。
其实早在他第一任期,特朗普就掏出关税这把大刀砍向中国。拜登上台后不但没撤,反而又补了一刀。两党意见一致的少之又少,这件事算一个。
不过关税一砍,不只是中国疼,美国也开始“哎哟”了。美国通胀飙升,生活成本直线上涨。加州某些地区的房租比疫情前翻了一倍,快餐一顿吃下来要20多美元。很多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:"现在连汉堡都吃不起了!" 有人甚至调侃麦当劳成了“高级餐厅”。
中国这边则是另一番景象。需求下滑、出口减少,不少企业利润缩水,老百姓钱包也更紧了。消费降级明显,一位网约车司机说得好:豪车专车开不动了,拼车、快车反而天天接“汤臣一品”的客人。
经济学家普拉萨德指出,特朗普这一波操作,其实是“全球不设限自由贸易模式正在收缩”的体现。而约翰逊教授更是点出关键:“欧洲可能和中国走得更近,但谁都不想被廉价商品淹没。”世界乱成一锅粥,贸易战就像多米诺骨牌,推倒一边,另一边自然跟着乱。
也有人乐观。比如哈佛的杰森·弗曼说:“别担心,美国退了别的国家照样搞得定。”他举例,美国退出TPP后,其他国家仍旧签下协议,世界并没因此停转。
但也有阴云笼罩在头顶。政治学者戴尔·科普兰警告说:“贸易战的终点,往往是战争。”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:鸦片战争、珍珠港……都是经济矛盾火烧眉毛时的结果。
说到底,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就像一段纠缠多年的爱情——剪不断,理还乱。吵架归吵架,分家还真没那么容易。但美元的领导地位确实受到了挑战。事到如今,特朗普的推特X已经没有了关于关税的推文,看上去他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领域。而新的数字245%不是新的征税数字,而是目前对美出口的某种中国商品面临的最高关税可达到245%。国际上,欧洲和越南最近也和中国达成了许多协议与共识。
所以投资人该怎么办?专家们给的建议很务实:找那些赚钱稳定、抗压强的公司,关注绿色能源、数字经济等政策扶持领域。如果想避险,分散投资是个好招。
总结一下——这场贸易战还没到终点,也许会休战,也许会更激烈。但不管结局如何,我们都得学会在动荡中找节奏,在混乱中看清方向。毕竟,全球经济这场大戏,不会因为两个主角闹翻就草草谢幕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