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内容由KTSF Go的编辑团队独立策划和创作,与KTSF新闻部无关。部分内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。当您通过本网站的链接进行购买时,我们可能会获得佣金。 了解更多

诗疗的作用:疗愈心灵,不要忘却华人骨子里的诗情

作家相片: Adeline Z.L.Adeline Z.L.

已更新:2小时前

你是否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的离去?是否曾被悲伤困扰,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式去面对?今天,我们特别邀请到美华慈心关怀联盟的讲师、诗疗工作坊负责人雷叔云(Teresa Cheng)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(UCSF)姑息治疗教育中心MERI主任Redwing Keyssar,共同带来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情感疗愈方式——线上诗疗工作坊。


为什么诗能疗愈我们的悲伤?


雷叔云老师表示:“诗是一种抒情的表达,早在古埃及时期,人们便已用诗歌治疗悲伤情绪,而中国古代《诗经》更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用诗抒发征途和情感。”

她指出,诗歌具有独特的治愈能力,许多研究显示,阅读或写作诗歌能有效降低病人身体和心理的疼痛感,提升认知能力,甚至缓解忧郁情绪,增强希望感。“当我们用诗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,我们便不再感到孤单,诗让我们发现原来世界上有人与我们怀有共同的感受。”



一场诗与哀伤的相遇:线上诗疗


此次美华慈心关怀联盟联合UCSF MERI中心共同推出的诗疗工作坊和实验项目,旨在为全球华人社区提供一个温暖、安全的线上平台,用诗歌面对和表达哀伤。


雷老师介绍说:“课程分两组进行,每组为期三次,每次一小时,由富有经验的诗疗导师共同引导。参与者无需诗歌基础,只要愿意真诚地倾听、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,便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安慰和疗愈。”


雷老师也特别鼓励华人朋友:“许多华人可能从小并不习惯表达情感,更害怕写诗。但诗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,它只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,让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。只要情感真挚,哪怕简单的几句话,也是一首好诗。我们期待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疗愈与安慰。”


课程具体内容


Redwing Keyssar 强调:“这个课程的设计非常简单但有效,我们会先阅读一首触及哀伤情绪的诗,参与者从中寻找共鸣,并用十分钟时间快速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。之后,每个人可以自由分享自己所写的诗句。”

“我们在过去五年中,发现诗疗不仅有效缓解悲伤情绪,更能让参与者在短短几次聚会后建立深厚的情感连结,形成一个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小社区。”


谁适合参加这个课程?

雷老师表示:“任何经历过失去亲友,并正处于哀伤中的华人都适合参加。无论你是否有写诗的经验,只要你渴望走出悲伤,这里都有适合你的空间。”


参与工作坊的人只需满足以下几点:

  • 必须经历过亲人或朋友去世所带来的哀伤。

  • 承诺参加全部三次线上课程。

  • 在课程前后填写调查问卷,进行简单的个人感受访谈。


所有完成三次课程的参与者,将获得75美元的礼品卡作为感谢!


怎么报名?

课程时间

4月3日、10日、17日,周四晚7点(第一组) ;或者参加 4月7日、14日、21日,周一下午5点(第二组)。

报名方式

2. 拨打美华慈心关怀联盟电话:866-661-5687,并留下留言,讲中文的志愿者会尽快与您联系。也可以访问美华慈心关怀联盟网站 www.caccc-usa.org 获得更多信息。



一个简单却深刻的机会


Keyssar 说:“社会上处理哀伤的工具有限,透过创作和诗的分享,我们发现人们能找到巨大的内心力量。诗疗工作坊正是提供这样一个简单却强大的工具,让全球华人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疗愈。”


她在采访最后温柔地朗读了英文版的晚唐李商隐的《无题·相见时难别亦难》里面的两句诗:
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
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,开启一次诗意的心灵疗愈之旅吧!



Comments


最新文章

bottom of page